目前分類:傷寒金匱相關 (2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傷寒論條文34﹒發汗後,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太陽病,發汗後,大多數的症狀得到緩解或消除,如果是平常就患有喘証的人(稱為喘家),此時容易殘留氣喘的餘症,是不能當做感冒未癒而再給予桂枝湯的。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33﹒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 一兩 ,人參 三兩 ,新加湯主之。

「發汗後」是指太陽病,發汗後,大多數的症狀得到緩解或消除,僅餘下 一兩 個症狀未解除或者症狀發生了改變。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32﹒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傷寒,本來應該給予麻黃湯來發汗,但是因為錯過了發汗的時期,以致發生了衄血(指流鼻血)的症狀,這是因為表寒日久,郁肺化熱,肺主皮毛且開竅於鼻,當傷寒証導致寒束體表皮毛時,鬱熱無法順利藉由體表散出,只好透過第二管道的鼻竅血脈衄血而出,此時如果能用麻黃湯來打開體表毛孔,順利發汗來散去寒熱邪氣,自然肺里不再有熱而衄血自止。這就是麻黃湯能止衄血原因。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31﹒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鬱,不得越,其人短氣,但坐,更發汗則癒。

這裡所謂二陽併病,是指太陽與陽明的併病,為初患太陽病者,在太陽病未癒之時,病邪的一部分已侵入陽明時的証治。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30﹒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脈浮緊(傷寒脈),無汗發熱身疼痛(傷寒証),經過八、九日的變化,就目前已知道的條文,可以出現幾種可能性: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9﹒太陽病,外証未解,不可下也,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如同27條條文情況,當太陽病,外証未解,病邪一部份已經侵入於里,而呈現腹滿不大便等內實之症。既然明列外証未解,當然是外証為「急者」,先解外,另外,這裡使用「宜」字而非「主」字,表示應該視其當時症狀,考慮桂枝湯或是桂枝湯的加減方來解外。待外証解,如果里証還未消失,再隨其症狀處理之。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8﹒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承上條,當太陽病,表邪仍在而有里症時,依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如同之前條文07﹒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條文10﹒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都是得了太陽病而兼有可下之証,先下之所引發的症狀與治療方法。

下後里証解,按照中醫臟腑生理功能思考,肺與大腸互為表裡關係,瀉下所損傷的大腸津液,部分來自於肺臟津液的支援,當太陽病的同時,下耗可能導致上焦的空虛使得感冒邪氣趁機入肺,肺臟主氣司呼吸,稍有邪氣侵犯便能導致氣逆而喘。此時屬輕微喘証,表邪初入還未形成里實証,既然邪是由表入,同樣由表排出即可,除用桂枝湯來解除表邪,還必須使用補肺津與平喘的藥物。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7﹒太陽病,外証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當得到太陽病,在外証未解時(如頭項強痛而惡寒等表症仍在),脈浮弱屬表虛証,毫無疑問當用桂枝湯來調和體表營衛之氣,表氣足則微似汗出而表邪解。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6﹒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

前條是以表症為主兼心下有水氣,本條則是心下有水氣而表症仍在。差別在於水飲較盛,濕盛則不渴,同樣是表寒實兼裡有寒飲,如果服用小青龍湯後發生口渴現象,反而是心下水飲去除的徵候,為病欲解之象。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5﹒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表症未除,仍有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等症狀。然而寒邪耗傷體內陽氣,使得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出現問題而生痰飲;或者此人本身就有肺氣虛弱的現象,肺間存在著痰液(如慢性氣喘的人),遇到寒邪傷陽入里(指影響肺或脾胃的運作),將導致水停心下(又稱胃口或膈),水為陰邪,阻礙脾氣升清而形成乾嘔;寒氣刺激肺間痰液而形成咳嗽。(同樣是傷寒,麻黃湯是處理表寒實証;大青龍湯是治療表寒實且裡有熱;小青龍湯則是表寒實兼裡有寒飲。)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4﹒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大青龍湯主之。

怎麼知道是得到傷寒呢?應該要有太陽病的傷寒症狀才是,所以將「或發熱明顯、或還沒發熱、但無汗、惡寒明顯、輕微惡風」等症狀提供辨認。另外,應當感到身體骨節疼痛的症狀沒有出現,而是感受身重卻時常忽然轉輕,這點可以從脈浮緩來理解。脈浮主表,緊主寒盛,寒性收引導致體表毛孔、肌肉都緊縮僵硬,阻礙氣血通行造成疼痛。如今呈現浮緩脈,緩為風邪,也主濕氣,原本傷寒表寒盛使得里陽沒有出路而鬱積化熱,熱蒸肺胃水氣升騰達表,使得表寒受到溼熱之氣影響,脈症跟著轉為緩軟。隨著體內陽氣的消長變化,熱退濕留則身感困重,待熱盛濕行時則轉而身輕,仍然屬於表寒實同時有里熱的大青龍湯使用時機。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3﹒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肉瞤。

太陽病中風証(之前條文已詳述過,不再重複),脈應當出現浮緩脈,如今轉變成浮緊脈,發熱惡寒身疼痛甚,代表體表風寒邪氣由原本的風邪甚寒邪輕(中風証)轉變為寒邪甚風邪輕(傷寒証),應當使用條文22條的麻黃湯來發汗去寒邪。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論條文22﹒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本條文是承接條文3(傷寒証)的症狀與治法。以下先就太陽病表証的兩個系列來比較說明: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21﹒太陽病,桂枝証,醫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主之。

太陽病桂枝證,當以桂枝湯汗之而不可下利也。本條文醫者「反」用下法,白話來說就是「誤治」。而「遂」是指某一因素引起另一件事的意思。因為誤治導致體表風寒邪氣(如濾過性病毒)趁機入里而出現下利不止的症狀,應當與條文19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有所區別。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20﹒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承上條(19),太陽與陽明合病的病症不變,但是在腹脹腹痛之後,本條文並不是發生下利,而是呈現嘔吐的症狀。其原因在於腸胃道消化不良所形成的邪實,當堆積在腸道時,腸道出口為肛門,排除邪實的道路自然是往下走大便排出而形成自下利的現象;當堆積在胃口時,其出口離咽喉最近,人體自行排邪的管道便是利用嘔吐最為迅速。因此才會形成符合人體自然運作的治病準則,如「邪在表宜汗,在上焦宜吐,在中下宜下,此汗吐下三法也」。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19﹒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這裡是指感冒的症狀同時出現屬於太陽病的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與陽明病的腹滿大便硬(或不大便)、潮熱譫語、手足腋下濈然汗出等症狀。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18﹒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的發生其脈浮,如果惡風明顯且微惡寒、汗出者是屬於中風桂枝湯証,惡寒明顯而微惡風、無汗者是屬於傷寒麻黃湯証。如今症狀以惡風明顯、無汗來呈現,似乎是介於兩者之間,應該採取加減方來應變。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17﹒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得之者,四逆湯主之。

太陽病傷寒,應該要符合第二條條文「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才是。本條文脈浮,病在表,為太陽病脈,但未點出浮緊的傷寒脈;自汗出,微惡寒,如同中風証一般,而非傷寒的惡寒甚與不汗出。因此可以思考傷寒二字當是指體表陽氣虛而自汗出,稍感些微風寒邪氣。此時服用桂枝湯應該是合宜的,為什麼之後要用「反」與的說法,說明在沒有明辨其他兼症的情況下,很容易因此錯判而誤用了桂枝湯。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服桂枝湯,復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復」,再、又之意。「仍」,依然、還之意。此條文敘述中並未用「誤」「反」字眼,說明此人原本就有桂枝証與心下滿的不適現象,當太陽表証急者先處理表,服桂枝湯,之後再用下法處理心下滿微痛,結果都無法改善緩解其症狀。此時症狀仍有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當檢視是否應當改變治療方向了。太陽病的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當帶有惡風惡寒才是,如今並無惡風寒,思考先前桂枝湯發汗不出,可能導致形成濕邪困住肌表,濕性重滯使得頭項強痛而無汗,濕阻陽氣升發而形成翕翕發熱的鬱熱現象。原腸道虛弱的濕阻滿痛,經下法更傷脾胃之陽與腸道水液,屬於代謝產物的濕滯仍無法去除,這時便出現心下滿微痛的症狀無法改善與津傷的小便不利。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15﹒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不可發大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太陽病可以出現如第11條文的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但是也可能出現非如瘧狀的同一時間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之症狀。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