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條文12﹒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

人體免疫系統是對抗疾病的防線,而免疫系統主要分布在淋巴組織,頸部的淋巴組織是對抗感冒病毒的第一道防線,可以抑制細菌、病毒蔓延到其他器官組織,因此屬於太陽病感冒時,由於頸深部淋巴結是收集鼻咽、喉、氣管、甲狀腺等處的淋巴液,大量淋巴流經淋巴結,會使得頸部淋巴結輕微腫大,此時服用辛溫的桂枝湯劑,有時會因為助長體表組織液滲入毛細淋巴管後形成淋巴液的增加與大量流動而導致上焦心肺出現煩熱的現象。(通俗講法如上火的現象)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11﹒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得了太陽病已有八九日(指好一陣子)而仍不癒時,通常太陽表邪會趁虛入里而形成陽明病(脈大、高熱、不惡寒或不大便),或者是少陽病〈脈弦、往來寒熱、胸脇苦滿、乾嘔不能食〉。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傷寒條文10﹒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07條太陽病,下之後,桂枝証仍在,此時脈象已不再是浮脈了,而是出現脈促的現象。脈診教學促脈篇有提到,促脈為脈搏動而中止,止無定數,速率為數的脈象,是交感神經興奮增高,竇性心動過速伴有傳導阻滯、心律不整的脈。

太陽病有可下之証,瀉下時,直接影響大小腸黏膜對水分的吸收,又因腸腔內的滲透壓改變,使血液中的水分向腸腔轉移由大便排出,使得人體耗失大量水分。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此條說明太陽病誤用發汗法,或是本該發汗但是發汗太過,這類情況導致體表津液耗傷會有的症狀與治法。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太陽病初發生二、三日,有需發汗的傷寒麻黃湯証,也有不需汗出只要微似出汗的傷風桂枝湯証,如果誤以為太陽病初期都理當發汗解表邪而施以汗法,導致汗出損傷陽氣與津液,而邪仍未解: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形狀脈類之細小脈的探討

早在脈診教學--認識脈篇的單元里就已經提到脈管的組成結構里有形狀之寬度大小的變化,其中具體感覺寬度細小的脈稱之為細脈或小脈,意指脈管內流行之氣血物質不足。但是細()脈究竟會有何症狀或應如何治療,臨床上就相當複雜,需看其他如浮沉數遲有力無力等脈來整體分析方能準確。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太陽病稱為表病,乃風寒邪氣侵犯體表營衛致病,由於發熱汗出的關係,可能再進一步影響體表與腸道的津液導致不足的現象。或者此人本身就有津液不足而大便不通的現象,經發熱汗出而更加嚴重。這時雖有太陽表証,但大便不通的陽明腑實証也可同時出現。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首先看到太陽病一樣要想到「0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其中頭項強痛明顯時又需分辨是否與「0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之體痛相鑑別,其關鍵在於汗不汗出,如03條太陽病傷寒証,因體表寒邪強,束缚體表毛孔導致緊閉不汗出,寒氣閉阻經脈導致項背身體疼痛;如02條太陽病中風証,風性開泄(02條文已談到)故汗出惡風、頭痛、肩頸僵硬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是指之前條文「0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隨後可出現傷風的証型,如發熱,汗出,惡風等症,見於條文「0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脈:

【白話分析】寸關尺三部,寸上尺下,過於本位,均勻條長。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若體表衛氣失守,風寒之邪大勝,必令體表惡寒,怕冷肌肉緊縮,使血脈凝滯不通則體痛,使肺氣不得降(吸氣時膈肌下降不利)造成嘔逆感。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脈:

【白話分析】浮中沉、寸關尺三部皆大而極有力且長。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承流派之我見

在我學醫的過程中, 張步桃 老師的一個觀念深深影響著我,「師法內經仲景與歷代明師(非名師)凡是有益之見解與技術,哪怕只是一句話或一個觀念,只要能夠學習融會而成為自己的,都有可能因為這點突破而多救一人,多成長一分。因此這些年來跟師眾多,有推拿、針灸、整脊、命理、心靈、人體解剖、中藥炮製、青草藥、…。加上醫學本科基礎,研讀諸多醫案,並沒有哪個老師或學派拘束了我的學習,如果真要有所謂終身之師,我認為那就是「病家」。因為當你的思維錯誤,馬上可以得到「沒好」「更糟」「去看別家了」…等的回應。促使你不得不多方思考,查找答案或再次進修;如果應對適當,便可得到的感激、讚美與認同。因此在多年的教學路上,同樣希望學生們只當我是啟蒙師,在這能形成一個學習討論的天地,以醫術精進為目標,不再只為門戶之見而紛擾,侷限了突破自我的契機。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脈著重分析

脈診屬於診斷疾病的一環,診斷又是為了讓人分辨病因病機而思考出治則來,近而選方選穴,去除邪氣,調補正氣。但是現今的中醫,普遍不注重醫理,不識病機也不探討病因,把脈時以脈來猜病,再加上問得的外症來套方選藥,如此讓世人誤以為中醫就是治不了大病,而讓歷代醫家諸賢的智慧蒙羞。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細脈:

【白話分析】小直而軟,如絲如線。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問:把脈的技術要如何學習?   

答:近期將於1018日開始教學把脈技術,許多人來信詢問一些問題,如我的把脈技術是什麼派別的?看了部落格內容後想進一步學習要如何著手?怎樣才能學好脈診?多久才能學會把脈技術?……等許多問題。藉此機會與大家聊聊我的想法與心得。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候脈象之颱風脈

颱風動態: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顯示,第11號颱風過去3小時強度持續減弱,中心目前在台南沿海地區,向北北西轉西北移動,即將進入台灣海峽,目前此颱風暴風圈仍籠罩苗栗以南及花蓮以南地區,各地風雨持續中,西南部地區雨勢逐漸加大。預計此颱風強度未來有繼續減弱的趨勢。…這時來個颱風預報是否讓各位感覺到莫名奇妙,一早到現在都能在不同人身上感覺到一股相似的脈形,藉此時與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