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是騙人的?把脈不重要?

行醫多年來聽了無數次“幫我看病的中醫師說把脈是無根據或是騙人的,不重要….”等等之類的話,讓我很納悶這是怎麼了,學校無法教的知識不代表就是沒用的。以前的中醫傳承是要跟在老師傅旁,一個個病人(把一個脈)換徒弟實際感受把一個,如此日積月累磨出的真功夫。能達到指下感受脈而思緒直覺反應出病症便可出師。如此不問原因只求模仿拷貝,以致於中醫學習傳承上蒙上了一層神祕地面紗,造就出一些能把出癌腫幾公分、血壓數字多少…甚至懸線號脈等幾近神話通靈的本事,讓自認為科學的西方醫學們視為神棍騙術而加以排斥。

千年傳承下來的技術,如果真是如此不堪檢驗,早就滅絕於現今社會了,之所以還存在,而且台灣的中醫師法令還規定「 須由中 醫師親自執行之醫療行為」有看診、把脈、針灸…。可見把脈是工夫有沒有到家的問題,傳統學院出來的醫生,加上西醫轉中醫的醫生佔了市面上中醫師的大多數,除了書本診斷學上隨便帶過的談了一下脈以外,到了臨床實習大多只靠西醫式的問診就來選方用藥,所以會出現如感冒咳嗽頭痛發熱等症狀直接選用咳嗽(止嗽散)+頭痛(川芎茶調散)+發熱(白虎湯)…這類離譜的用藥方法。如果按脈得到總按脈浮,可能大青龍一帖便能解除,這就是脈症相合的選方用藥,也是中醫的菁華所在,與西醫是完全不同的。

再說,把脈的位置屬於解剖學上的橈骨動脈搏動點,在這裡按到的跳動是來自於心臟輸出的動脈血(橈骨動脈)壓,與血管到皮下組織狀態的綜合體現。當人體生病(體內物質狀態不協調)時,如貧血,動脈血輸出不足導致重按至橈骨動脈脈管感覺變細且無力(脈學上稱弱脈);感冒,病毒進入到體表淋巴,血管內免疫球蛋白大量輸出至淋巴液中導致淋巴循環增加而脈浮起明顯重按至血管則力減(脈學上稱為浮脈);發燒,體溫升高原因來自於體溫調節中樞失調加速心跳產熱則賣搏跳動跟著加快(脈學上稱為數脈);疼痛,骨骼肌肉血管肌肉等出現緊縮抽蓄而出現頭痛胃痛腹痛腳酸痛…等,在把脈位置的肌肉層相對也會出現緊張抖動的感覺(脈學上稱緊脈);……這些都是經驗的累積成果而現今科學能夠合理解釋看待的証明。脈診是絕對科學的,透過體內血液組織液流動的變化(流量大小、黏稠度改變、速率快慢、位置的移動…),加上體表組織的變化(肌肉脂肪層的狀態、表皮的緊張度、血管壁的彈性、所有組織層的厚薄…),統計分析與體內疾病的關係而成的智慧結晶就是脈診的科學,千萬別把脈診給神話了,運用分析指下所收集來的訊息加以印證,很快你也能有自己的脈學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