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3

金匱要略條文:(一﹒3)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 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學習中醫,要學會看人的臉色,這是很重要的診斷依據,根據五臟在面部的部位分佈,肝在左頰、肺在右頰、心在額部、腎在頦部(下巴)、脾在鼻部,觀察有無色澤上的變化,可以體現內在五臟的病症。

 

    就拿脾在鼻部來說,中醫的“脾”,是指整個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面部,觀察鼻子部位的色澤變化,可以反應腸道的狀態。當與周圍面部的顏色相比較,鼻部呈現青色,是微血管循環不良所致,中醫稱之為“寒冷”現象,說明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差,蠕動遲緩,壞菌宿食阻滯,勢必導致疼痛的發生。如果再加上冷感明顯,擺明著苦痛沒法飲食,不能吃哪還能活,當然必死。

 

    鼻子與周圍面部的顏色相比較,呈現微黑色,是體表組織液停滯水腫,導致靜脈血管阻塞,或是色素的沉積所致,可見腸道也是出現水液停滯的毛病。

 

    鼻子與周圍面部的顏色相比較,呈現黃色,就現代醫學來看,似乎是黃膽的現象,屬於肝功能異常,無法正常處理膽紅素所致。而肝所在的人體解剖位置正巧在胸脅部,因此古人才會感覺到胸上有寒,提供望診參考。

 

    白色就是無血之色,鼻子與周圍面部的顏色相比較,呈現白色,自然說明腸道失血嚴重,致使體表的供血失常,視為失血亡血之症候。亡血之人,這時如果發生顏色轉為微赤之色,此時又不是在炎熱的時節,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迴光返照的現象,死之將至了。

 

    看人的眼睛,俗話說:「眼睛為靈魂之窗」,如果兩眼發生直視而不能轉動,靈魂所居的腦部病變機會就因此大增了。“痙病”是熱性病的發展過程中,常見於腦部的中樞神經感染發燒,而發生背強反張、口噤不開等病症。肺炎、腦膜炎、腦炎、腦病變…等的發生機會最大,一看便知屬於危急重症,古代發生時死亡的機率極高。

 

    接著,觀人面色,色青,可以想到什麼……?當然是皮膚“ㄡ青”(台語瘀青之意),也就是瘀血造成的顏色,瘀血則血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當見到面色青時,主身有痛症。

 

    面色發黑,是指晦暗黑沉狀,屬於勞病(過勞)所引起。不管是體力的透支,還是心力的耗傷,勞心勞力皆能發生,例如現代人的壓力普遍都很大,上午7點出門,晚間10點到家的比比皆是,像工作業積、金錢、人際、應酬、家人、課業…等皆是壓力的來源。

 

    嚴重的話,甚至影響晚間睡眠的時間與狀態,腎上腺髓質的兩種激素“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便會一直產生,使心臟收縮力上升、興奮性增高、傳導加速,心輸出量增多;加速肝臟與肌肉中的肝糖水解,增加肝細胞的葡萄糖釋出量。這些機制都是為了讓過勞的人們能夠暫時面對壓力的生理反應。

 

    同時腎上腺也會分泌大量的皮質醇,用來幫助維持血壓及心臟血管功能,對抗胰島素代謝葡萄糖之能力,調節蛋白質、醣類及脂肪之新陳代謝,穩定人體組織器官的運作,防止受到傷害。

 

    如此日以繼夜的刺激人體的腎上腺,肯定會受不的,最後導致腎上腺激素的分泌不足,進而使得腦下垂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皮質促素,而刺激皮膚之黑色素細胞,因此才會發生皮膚變成黑色的現象,這是過勞的一種症候。

 

    面色發赤(),主風病。是指“內風”病變中出現動搖眩暈的一類病症。由於面紅是血管擴張所引起,多見於體內有熱的因素,這類熱在血的現象,極易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形成如眩暈、昏厥、抽搐、震顫、麻木、口眼喎斜等症,如此動搖的症狀,則稱之為“風”。

 

    面色黃者,大便難。面色的黃來自於血液中的膽紅素異常增多,正常情況下,體內肝臟在調節膽色素時,會藉由膽汁的排泄,當膽汁中的膽紅素到達腸道後,在迴腸末端至結腸部位的腸菌作用下,會生成膽素原,直到腸道下段時,與接觸的空氣氧化而呈現棕黃色的膽素,形成糞便的黃色來源而排出體外。

 

    腸道中的“膽素原”原本約只有1020%可以被腸粘膜細胞重新吸收回體內,如今便泌的發生,使得大腸過度吸收糞便水液時,同時吸收過量的膽素原回到肝臟,造成血液中的膽紅素代謝失常,因而發生皮膚黃的現象。

 

    面色鮮明者有留飲,是指面目浮腫時,呈現明亮光潤的色澤,說明體內出現了水液的停積。由於血漿蛋白濃度改變,會影響水液的滲透壓,當濃度太低時,便會造成水腫的發生,因此內有停水時,體表臉部自然也會反映出水腫的狀態,使得皮膚變薄而發生明亮光潤的色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