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條文131﹒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

太陰病“主要症狀”:常常感到腹部脹滿,嘔吐吃不下東西,或是常腹痛拉肚子,一天內發生好幾回,記得確認脈象應當為沉弱脈。

本條文開始進入傷寒論的另一個階段“三陰病證”。之前“三陽證”是指外感邪氣由表侵犯人體,引發體表組織或胃腸道…等一系列陽熱為主的病症。隨著三陽證的損傷體內陽氣,而導致一系列體內器官功能衰退的病症,則稱為“三陰證”。

首先是以“太陰病”的發生為先。“太陰病”主要體現「脾」的運化(水穀)(水液)功能失常,屬於消化系統的範圍,其發生的原因常見於:

(1). 陽明病瀉下之後,胃腸道的運化功能無法回復,如此稱為陽明轉入太陰。

(2). 三陽病日久,導致體內陽氣耗傷嚴重,損及器官的運作功能,首先表現在消化系統的運作失常。

 

由於胃腸道虛弱,腹部停留著許多不消化的食物,引起脹滿不適的症狀,如果食物與飲水上滿於胃,則腹滿而吐、食不下;如果食物與飲水下至腸道,則時腹自痛,加上吸收不良而自下利不止。

 

太陰病的腹滿痛是屬於虛弱型的,與陽明病的實性脹滿痛不同,不可選用陽明病的下法來治療,否則將導致胃腸道更虛弱而停滯阻滯,胸部以下將鞕滿不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