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條文62﹒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患了傷寒(指感冒)脈浮,本應以桂枝湯、麻黃湯之類的湯方來發汗治療,但是醫者卻是使用燒針、溫灸、蒸氣浴、浸熱水澡、火盆烤火…等火熱迫汗方式來取代。由於起初惡寒症狀明顯,因此容易造成火迫太過而形成新的病症如:
(1)火迫劫汗,汗出太過導致心胸陽虛津傷。
(2)火熱邪氣侵入皮下,導致體表觸覺神經過度敏感而擾亂情緒。
(3)胸中火劫煉液為痰,痰火上擾心神。
從上述三種可能性來思考,參考過汗後心胸陽虛的35條條文桂枝甘草湯,與46條條文栀子豉湯,便知在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與虛煩不得眠的情形下,必導致神經敏感、臥起不安的現象。
由於體表觸覺神經過度敏感,讓腦部持續感覺熱擾現象(如燒燙傷的部位會讓人感覺持續發熱不退),也會令人情緒躁擾不安。如果再加上先前感冒導致的肺痰,因為火劫的緣故而熱化導致熱擾心神,很容易會發生驚狂的現象。因此選用桂枝湯去芍藥(桂枝甘草湯的思維)(生薑大棗補充因火劫造成的里虛);
加上龍骨牡蠣來定驚安神,其中的鈉鉀等離子可以回復神經傳導的穩定;
蜀漆則是催吐除痰藥,用來排除擾心的痰熱。
以上組成為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另外,由上述分析可以加以思考運用的病症除感冒火劫的變證外,還有燒燙傷的疼痛不安之改善;熱浴後眩暈或腦部輕微出血等患者也可適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