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文71﹒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心發黃。

脈浮,屬太陽病脈,表示外感表症明顯,出現頭痛發熱的症狀。兼有脈搏搏動“形如豆,急數有力”(類似28脈之“動脈”,可參考「脈向健康」部落格中,脈診教學內容)。屬於邪正相爭劇烈爭執之象,如果能隨大汗出而去除表熱邪氣,則理當痊癒。但是此時出現“微盜汗出”,反映出正氣於劇烈抗邪的過程中,已經耗損過多,不足以再發汗去邪,由此可見邪將進入半表半裡的少陽,加上“體表惡寒”的太陽證,應當稱之為“太陽少陽併病”。

這時,邪氣還在外,醫者反用瀉下法下之,將導致疾病向裡發展。

下之,腹腔壓力大增,此時發生了胃腸穿孔,引起急性瀰漫性腹膜炎的現象,因此脈反變遲,臨床上可見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嚴重的人,由於服用瀉下藥,而發生此結胸的現象。

由於病位發生在上腹腔,造成膈內拒痛,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此時給予大陷胸湯(大黃、芒硝、甘遂) 來瀉熱逐水,對於這類腹膜炎而沒有其他併發症的病情,效果相當顯著。

還有一種情況,下之後,沒有出現結胸證,而是發生濕熱型黃疸的現象。

關於濕熱黃疸,在傷寒論中,是屬於陽明之熱與太陰之濕相合而形成的證候,由於濕熱互結,熱不得越,所以見到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心發黃。待談到茵陳蒿湯時再來詳加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