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文133﹒自利不渴者,屬太陰,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

習慣性“拉肚子”的適應症:常常在沒有外力(如藥物、緊張)的作用下,自然的發生腹瀉的症狀,但是口不渴,應當溫補腸胃。

一般來說,無預警的發生下利症狀,有屬於急性的下利,也有慢性的。急性多為感染性、熱性的病因,如82條十棗湯、84條生薑瀉心湯、93條黃芩湯。慢性下利則多為臟器虛弱,無法將進入體內的水液與營養吸收起來,而發生自行排出體外的症狀,中醫視為裡虛寒的現象。

時常下利,人體無法適時的補充水分,照理講應該會因為缺水而發生口渴的現象。但是由於裡虛寒的體質,體內細胞組織間的水液,因此而無法順利的進行新陳代謝,而發生滯留現象,所以不會出現口渴症狀,正好成為裡虛寒的一個辨證的指標。

裡虛寒而無法運化水穀水液,參考131條屬於太陰病,根據“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治療原則,可以採用如條文88條的桂枝人蔘湯之類的溫裡湯方來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