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文121﹒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調胃承氣湯“適應症”:感冒過程中,經過發汗治療,原本怕風怕冷與頭痛的症狀解除,剩下發熱的症狀,而發熱的狀態是“蒸蒸的熱”,並且伴有些許腹脹滿的症狀。

引起感冒的“致熱病原”,通常是侵犯鼻腔呼吸道的黏膜,雖然一部份經過感冒藥的發汗與對抗而清除殆盡,但是當一個人的體質原本是虛弱時,可能會發生一部分的致熱病原,趁著體內正氣虛弱而入侵到腸道黏膜,接著發生身體“蒸蒸發熱”的症狀。

這是一種緩慢持續發燒的現象,體溫可達到38-39度,如果能利用病邪存在的腸道,快速排出致熱原,便能迅速解除發熱症狀。選用大黃、芒硝、甘草所組成的調胃承氣湯來殺菌瀉熱通便,蕩滌腸胃邪氣。

大黃中的成分如番瀉甙,能使腸部增加蠕動,抑制腸內水分吸收,促進排便;其他成分又能夠抗感染,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還有對抗流感病毒作用。

佐以芒硝,靠其硫酸鈉的成分,屬於鹽類瀉藥,進入腸內會形成高滲溶液,阻止腸內水分吸收,而引起機械刺激腸蠕動而排便。

甘草含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的物質,能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減緩腸道的過度刺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