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寒論條文45﹒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主之。

太陽病中風(指桂枝湯証),經過六七日而未痊癒者,發熱惡風寒的表証仍在,同時出現渴欲飲水、水入口即吐、小便不利等的里証。

本條文症狀在感冒經過六七日而未癒時的體質狀態,與條文4243條傷寒汗後時同樣發生表熱未除、水分流失(煩渴症狀)、脾腎虛弱(中焦溼熱飲停、小便不利),唯症狀上並不是水入即消的消渴証,而是水入即吐的水逆証。

這是由於太陽之熱傳入膀胱腑,導致泌尿系統的器官出現感受器敏感之現象,膀胱水液不斷刺激感受器,經迷走神經、交感神經、舌咽神經、到達延髓的嘔吐中樞,並且與胃部的感覺受器相連接,水一入口便立即反應在嘔吐中樞形成水入即吐的水逆証。

症狀雖然有差異,但是形成的機理都是一樣的,因此同樣使用五苓散便能改善。

這裡補充說明一下膀胱腑的概念,在傷寒論的六經系統(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辨証中,存在著經証與腑証的分別。也就是六經中每一個系統病都經腑証,例如太陽病可以分為太陽經証與太陽腑証,太陽經因為是屬於人體最表的層次,為陽氣輸佈於外的範圍,最易遭受風寒邪氣的侵犯而形成太陽中風或太陽傷寒等証;另外,太陽經的能量多由體內陽氣溫化蒸騰陰液而來,其來源自下焦(盆腔內)的供應,這裡稱為太陽膀胱腑所屬,因此感冒邪氣也可以循此途徑侵犯下焦而形成太陽膀胱腑病,五苓散証便是歸在此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