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文36﹒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奔豚」症狀是什麼?「豚」字是指小豬的意思,而「奔豚」就是指人體體內有一隻小豬在上下亂竄。而在《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篇有較詳細的說明,如發病症狀與原因的條文:「奔豚病,從少腹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者,皆從驚恐得之」。說明奔豚病發作時先從少腹痛起,接著感覺有一股氣從少腹上衝心胸咽喉,這時令人感到極端難受,之後隨著衝氣減緩,疼痛也跟著舒緩,終至正常。而驚恐是奔豚病很重要的發病因素。

而奔豚病最早是出現在難經第五十六難中:「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

在傷寒論的太陽篇中,奔豚病多因於汗出津傷而誘發火邪導致驚証,因為驚証而發生情志內傷的現象(如七情致病中的對應關係,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驚恐傷腎則驚悸火邪循腎經道路上慣肝膈,入肺中,循喉嚨至舌本,導致奔豚病的發生。

奔豚病在臨床上可見於歇斯底里症、疝氣痛、小兒自體中毒証、胃擴張、胃痙攣等症的症狀反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