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脈:

【白話分析】浮沉皆無,推筋著骨,按之始得。

 

【入門體驗】伏的意義為隱伏而不可見,因此下指於浮中沉時皆摸不到脈,必需推筋至骨,才可以感受脈於骨間搏動。臨床上針對虛胖之人的脈象易見類似伏而無力的脈象。伏脈見於危証時,代表心陽衰竭或津液大傷、血壓過低等危候。

 

【伏脈原理】血容量顯著減少,導致靜脈壓降低,回心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急劇減少。或心臟功能障礙或心肌缺血缺氧,收縮無力,導致輸出量下降、血壓下降致60mmHg以下。

 

【總按分析】:

平常陰寒內伏,適逢外感寒邪內侵,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冷,為陽衰陰盛則脈不能鼔出。伏脈其主病多在沉陰之分,為陰邪外鬱,陽氣內伏則邪氣鬱伏於隱深之處,非輕淺之劑所能攻克。可服用乾薑、附子及灸關元等,使陽回脈復出。

感冒火邪內郁,不得發越,診得脈伏為陽極似陰,必有大汗而解,乃汗由氣化,則邪從汗解。

 

【單按分析】:

  右寸脈伏主肺氣郁伏:右寸主肺,伏主閉鬱故。(相關參考:【息積】古病名。病因肺失肅降,肺氣長期鬱積所致。症見胸脅脹滿,呼吸氣逆,但不妨礙飲食。類於肺氣腫、氣喘等病。)

 

左寸脈伏主心包血郁:左寸主心主血脈故脈伏血郁,心營澀伏。(“血郁”指動脈粥樣化、冠狀動脈栓塞,往往引起心絞痛、心臟病、中風或壞疽等併發症。)

常用的葯物有:1. 丹參:增強血液的流通,溶解血管壁上的瘀積。

 2. 生地:稀釋粘稠的血液,增加血液的流量。

 3. 山楂:溶解血管壁上的瘀積。

 4. 田七:溶解血管壁上的瘀積

 

右關脈伏主寒凝水榖:脾胃陽衰,運化失司則食停脹滿。(消化機能不振。主要症狀有食少不化、嘔吐,泄瀉、四肢清冷,面色萎黃,唇淡等。多見於慢性消化不良,慢性痢疾等病。可使用溫陽去寒法使病人的生理功能得以復原,達到袪除寒邪,以及治療疾病的效能。如脾胃陽虛的人可用理中湯來治療。)

左關脈伏主肝血在腹:肝主疏泄藏血,陽衰閉鬱則肝血瘀伏。(肝血瘀伏與肝纖維化相關,可使用丹參、桃仁、三七,再加上益氣健脾的冬蟲夏草、黃耆、人參及甘草等中藥來調理。)

  右尺脈伏主火衰陽伏:相火氣衰,真陽鬱伏。(在症狀上可見到惡寒踡臥、手足厥冷、口鼻氣冷、冷汗自出,嘔吐泄瀉,或腹中急痛等現象。由於此時已是陰寒凝聚,陽氣衰微欲絕的生死關頭,所以必須用回陽救逆的方法來急救,此法通常用於寒邪「直中三陰」的急症或、熱病汗、清涼太過而導致「邪入三陰」的危境,藉以回復病人的陽氣,挽救危險逆症。四逆湯是本法代表方劑。)

 

  左尺脈伏主疝瘕結核:寒氣深入,癥瘕疝疾。(中醫所謂的「癥瘕積聚」,「癥」和「積」是有形的,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在臟,屬血﹔「瘕」和「聚」是無形的,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痛在腑,屬氣。子宮肌瘤在中醫範疇屬「癥瘕積聚」,意指腹內積塊,或脹或痛的病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fire09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